刊名: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主办: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主管:中国科学院
ISSN:1001-1552
CN:44-1595/P
语言:中文
周期:双月
影响因子:1.112426
数据库收录:
北大核心期刊(2000版);北大核心期刊(2004版);北大核心期刊(2008版);北大核心期刊(2011版);北大核心期刊(2014版);北大核心期刊(2017版);化学文摘(网络版);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1-2012);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3-2014);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5-2016);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7-2018);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9-2020);工程索引;哥白尼索引;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文摘与引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分类:地质学
期刊热词:
构造地质与成矿学
本文转载自【中国科学报】;
11月25日,在杭州召开的第十五届全国矿床大会开幕式上,一场捐赠活动引起了会场雷鸣般的掌声。为鼓励年轻一代推进成矿理论与找矿实践的深度融合,推动找矿突破,96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裴荣福院士捐赠毕生积蓄500万元设立专项“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裴荣富勘探奖”基金。
作为矿床地质学家和矿产勘探员,裴荣富从事地质行业已有70多年。 “先锋”。为国家发现丰富的铁、磷、锰、铬铁矿等矿床提出了一系列成矿模式和新理念,为地质勘探和合理找矿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
“这点钱不多,但我有一点心愿。”裴荣富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地质工作不是一代人的事,希望我们年轻人不要忘记初心。做地质‘尖兵’?谁不怕吃苦,为国家找到更丰富的矿藏。”
“没有野就没有地质”
裴荣富的一生 他培育了无数桃李。他经常告诉他的学生要踏踏实实地跑场,认真学习。
“没有野外,就没有地质。”这是裴荣福毕生的科研经历。
1948年清华大学毕业后,24岁的裴荣富先后到山西大同、辽宁青城子、山西五台山、丹东接连梨树进行煤炭普查,铅锌矿、铁矿和铜矿。 ,在实战中积累了各种矿床的第一手经验。随后,他对湖北大冶铁矿进行了普查和勘探,并对江苏海州磷矿资源进行了评估。在实践中,他提出了大冶型铁矿为广义矽卡岩矿床的概念,并总结了磷酸锰矿床的变质作用。变形规律为两地找矿提供了重要依据。
1960年代和1970年代,裴荣富带领国家地质援助项目,率队前往巴基斯坦和苏丹。他在巴基斯坦发现了赤铁矿,并为苏丹证明了近百万吨铬铁矿。苏丹红海山区已登记铬铁矿矿点147处,发现富铁矿1530万吨以上。 1979年,裴荣富率地质部综合地质队等单位组成研究组。首次完成了全国10种矿产、30余座矿山的固体矿产地质勘查与矿山开采工程验证对比研究,获得多项第一。手资料。
1980年代至1990年代,裴荣富先后在南岭、华北、长江中下游等重要成矿带开展区域成矿规律研究。理论成果。
1995年,裴荣富组织专家学者组编辑出版了《中国矿床模型》。本书首次划分了全国四大构造成矿域和27个成矿成矿环境,建立了92个通用矿床模型。是对当时我国固体矿产地质勘查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成果的总结。集合。
Many theoretical innovations and groundbreaking work enabled Pei Rongfu to win the Li Siguang Geological Science Award, the highest award in China's geological research, in 1995, and was elected as an academician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in 1999
“野外工作和实践是专业学术成长的基石,是未来地质工作和科学发展的源泉。”回顾征程,裴荣福在采访中反复强调“扎根田野”。
“地质工作不是一代人的事”
今年8月24日,裴荣富迎来了自己的96岁生日。每天早上,这位90多岁的院士都会早早起床,慢慢走过马路,在马路对面的中国地质科学院办公室的办公桌前工作。那张书桌里,藏着令他着迷的“青山绿海”。
现在,这位老院士还兼任我国“1:100万海陆成矿系列测绘”项目名誉顾问,通过总结海洋规律勾勒出新一代找矿蓝图-陆地矿化演化。 “这一系列地图集的特点是统筹海陆规划,总结海陆演化规律,对找矿预测非常重要。”裴荣富告诉记者,该项目拟绘制的7张地图已经完成80%,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
据介绍,“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裴荣富勘查奖”主要面向国家地质勘查单位、矿山企业和科研机构,奖励对地质勘探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岩土工程工作者。领域的一线矿产勘查工作。该奖项原则上每偶数年在当年全国矿床大会上颁发。每位获奖者将获得5万元左右的奖励,每次奖励3~5人。
“地质工作非常重要,只有从长远的角度厘清地质成矿的背景,才能为未来的找矿提供重要的价值。”裴荣富说,“地质工作不是一代人的事,希望更多有志向的年轻人投身地质学。”
文章来源:《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网址: http://www.ddgzyckx.cn/zonghexinwen/2021/0825/968.html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投稿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编辑部|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版面费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论文发表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